泉州市是福建省三大中心城市之一、海峡西岸经济区五个核心城市之一,位于福建省东南部,与台湾隔海相望,是大陆陆地距离台湾最近的区域,肖厝港距离台中港仅94海里,晋江围头距离金门仅5.6海里。全市现辖10个县(市、区)以及泉州开发区、泉州台商投资区,其中晋江、石狮、南安、惠安、安溪连续多年入围全国百强县(市);土地总面积1.1万平方公里,人口850万人(不含金门县)、占全省总人口的22%。 泉州市是国务院公布的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,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立的全球首个“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”,素有海滨邹鲁、世界宗教博物馆、光明之城、戏曲之乡、木偶之城、南音之都等美称,形成南音、南戏、南建筑、南拳、南派工艺等“五南文化”,并于2013年与日本横滨、韩国光州共同当选首届“东亚文化之都”。泉州是全国著名侨乡和港澳台同胞主要祖籍地,泉州籍港澳台侨同胞2000多万人,分布在世界129个国家和地区,台湾汉族同胞中45%(900多万人)祖籍是泉州。 泉州港口资源优越,海岸线长达541公里,早在唐朝即为世界四大口岸之一,宋元时期被称为“东方第一大港”,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唯一认定的古代“海上丝绸之路”起点。目前,全市有2个一类海港口岸(泉州港、肖厝港),泉州湾、围头湾等5个港区,拥有21个作业区、91个港口码头泊位,其中万吨级以上25个。另有一类空港口岸泉州晋江国际机场,以及晋江国际陆地港、石井泉金直航客运口岸,形成全方位、多层次的海、陆、空口岸开放态势,成为全省口岸开放数量最多,口岸运量增长较快,口岸基础设施较完善的地区之一。2016年,泉州实现外贸总额240亿美元,港口货物吞吐量1.26亿吨,集装箱204.5万标箱,分别列全国沿海主要港口前列;晋江机场旅客吞吐量379.3万人次,其中出入境达58.3万人次,居全国中型机场行列。泉金客运航线开通11年以来,累计运送两岸旅客超100万人次。 改革开放以来,泉州人民爱拼敢赢、开拓创新,城乡面貌发生历史性变化。泉州目前以轻工业发展为主,纺织服装产量占全省80%,旅游运动鞋占全国80%和全球20%,石材、陶瓷工艺品占全国70%,已形成纺织服装、鞋业、石油化工、机械装备、建材家居等5个产值超千亿元,食品、工艺制品、纸业印刷等产值超500亿元等六大传统产业集群,着力培育智能装备、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半导体产业、交通运输产业、金融服务产业、大旅游产业、大物流产业、大健康产业等新集群,其中民营经济发展迅速,形成“十分天下有其九”的格局,是福建省乃至全国发展最快、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。泉州经济总量已连续18年居福建省首位,2016年实现生产总值6646.6亿元,占全省总量近1/4,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424亿元,比增9.2%,亿元企业、上市企业、中国驰名商标分别达2167家、101家和152件,居全省首位、全国地级市前列。拥有恒安、安踏、匹克、特步、361度、九牧王、七匹狼、利郎、劲霸、富贵鸟、贵人鸟、鸿星尔克、柒牌、德尔惠、乔丹、爱登堡、安溪八马、达利、雅客、蜡笔小新、盼盼食品、申鹭达等超百家名牌企业,先后荣获世界陶瓷之都、世界石雕之都、中国鞋都、中国休闲服装名城、中国伞都、中国香都、中国乌龙茶(名茶)之乡、中国芦柑之乡、中国建材之乡等10多个国际和国字号荣誉,成为全国闻名的“品牌之都”。泉州还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城市、国际花园城市、国家卫生城市、国家园林城市、国家生态市、最佳中国魅力城市、感动世界的中国品牌城市、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等称号和荣誉,并被列为全国18个改革开放典型地区之一,近期还获批为“中国制造2025”试点示范城市。 |